元宵节的来历简短最佳答案
元宵节的来历简短最佳答案
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汉族和其他一些民族将它作为“中国情人节”来庆祝,因为它的节日正是中国农历正月十五日,也被称为“小年夜”、“上元节”等等。关于元宵节的来历主要有三种说法,下面我们来一探究竟:
第一种说法:
相传元宵节最早源于古代的“上元节”。《淮南子》卷二十一有记载,正月十五是天地始生之日,是万仙会聚之时,故民间称正月十五为上元节。在清朝,别名也为“闹元宵”、“照火节”,这一天人们大都晚上出门游玩,赏花灯,看舞狮、舞龙表演,便称之为元宵节。
第二种说法:
另一种说法是从佛教传说中得到启发。相传在唐代,有一个叫做灵山的寺庙里常年有一个由菩萨保护的怪兽,它名叫“幕府山神兽”,形状似狮、似龙、似鳄、似虎,十分可怕。每到正月十五日这一天,它便狂暴起来,吃人杀牲。于是,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唐朝的一个道士发明了“元宵”,发给了灵山,让灵山里的菩萨们把这个“元宵”撒在山下,殃祸便迎刃而解。人们为了纪念这个传说,便在正月十五日放烟火,吃元宵,并在元宵团中塞上各种小东西,象征着家中进财,生意兴隆,称之为“吃元宵、闹花灯”。
第三种说法:
据史书记载,元宵节起源于古代的祭灶节。《太平御览》上有记载:“元宵节,唐人多照灶。若有孕妇,以龙骨煮汤待灶官,以求升平子孙……”可见古代人们在这一天还有照灶,祭灶的習俗。因为这个节日是在正月十五,也被称为“小正月”,是农历的第一个月的最后一天,有些地方的人们还在这一天“放灶”,并且在灶家门前撒上谷子、芝麻、豆子等,以迎神来。
元宵节的庆祝方式
元宵节是除了春节之外最受欢迎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其庆祝方式及风俗习惯自不同地区而异。但总体上,元宵节的庆祝仍然包括以下方面:
观赏花灯
元宵节最著名的传统要数赏花灯,这是非常赏心悦目的一项活动。赏灯在现代已经成为一项极具商业价值的活动,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。除观赏花灯之外,人们也会在花灯上题诗,留下自己的祝福。
吃汤圆
汤圆是元宵节一项必不可少的美食,吃汤圆是全家团圆的彰显。我国的汤圆有两种,一种是甜的,一种是咸的。甜的汤圆通常是用芝麻、花生、水果、豆沙等做馅,外面裹上糯米粉做成的。而咸的汤圆的馅则有肉、菜、虾仁等等。
舞龙舞狮
除了观灯和吃吃汤圆之外,舞龙舞狮也是元宵节不可缺少的活动之一,因为龙和狮子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祥瑞之物。大型的扭动着长龙脊背的龙灯,身体随着音乐飘摆,龙头则能够吞下开花烟火,龙尾则要接受观众们致以善意的抚摸,为这个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之气。
小结:
通过上述探究,我们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,并对元宵节的来历更加了解,以及对庆祝方式更加熟悉。元宵节是海内外华人共同的传统节日,而其丰富的文化内涵、多样的庆祝方式,更是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。元宵节永远代表着中国人对美好未来的祝福,对祖先传统的继承,也代表着全民族和睦团结的文化精神。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